0898-08980898
上周六的晚上,中国政府网更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里面提到“电子竞技”四个字。
这是很多人高兴的原因,因为这不再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词汇,不会想着通过数字体育、电子体育、数字竞技等等词汇去规避。电子竞技就是电子竞技,既是一项运动,背后也有一系列的产业。
身处行业当中,受惯了别人提到电子竞技先是皱眉的气,每一次出现在重要的公共话语表达,尤其是政府的行文中,就有一种满足感,这是非常容易理解的情绪,也是非常值得被理解的情绪。
情绪冷却之后,我们可以来看看这个国发18号文件里,电子竞技到底在什么位置,处于的第四章“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又意义如何。
在整个文件中,电子竞技没有出现在文化娱乐消费的段落,也没有出现在体育消费的段落。
但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是,体育消费的部分提到了“申办或引进有影响力的国际顶级赛事,培育专业化运营团队。”
这肯定是和电子竞技有关的部分,相信在奥林匹克电子竞技运动会的消息公布之后,不少中国的城市都会着手申办工作。除了奥运之外,一些其他全球或者洲际的电子竞技综合性运动会也会进入中国不少城市的申办计划。
电子竞技作为一项运动,在体育领域促进消费的逻辑十分清晰,和其他的体育运动也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以没有拿出来单独说,并不代表电子竞技和体育无关,只是在体育的维度上暂时还看不到可以特殊着眼的角度。
同样,在职业教育和网络游戏这两个方向,电竞专业和皮肤收入一样是不必回避的话题。
那么问题的关键就来了,我们熟悉的,和电竞有关的收入,基本已经通过游戏内收入、教育培训收入和体育相关的收入对消费带来了一定的带动,为什么还要在数字消费这个环节单独出现“电子竞技”这几个字。
(九)数字消费。加快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构建智慧商圈、智慧街区、智慧门店等消费新场景,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数字教育等新模式,加快无人零售店、自提柜、云柜等新业态布局,支持电子竞技、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发展。加快建设和升级信息消费体验中心,推出一批新型信息消费项目。开展数字家庭建设试点,更好满足居民家居产品智能化服务和线上社会化服务需求。」
电子竞技和社交电商、直播电商放在了一起,这显然和我们日常生活里的电竞关联得并不紧密。
如果换一个角度想,电子竞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确实是在和直播带货、刷微博小红书来竞争用户时间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判断。
电子竞技虽然是以比赛的形式去呈现,但并不会侵占人们日常体育活动或者看电影看剧这样的整块线下时间,它可以在下班回家的地铁上,吃晚饭的餐桌上,甚至可以是在开电话会议走神的时候。
在这样碎片的时空里,短视频最终找到了直播电商的路,小红书找到了社交电商的路。可是电子竞技,无论是赛事还是其他内容消费并没有自己的消费转化。
或者说,可能有人以为电子竞技也和直播电商或者社交电商一样,能实现新场景或者说新媒介下的消费转化。
从逻辑上,也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问题就是我们现在还做不到,或者说还需要继续围绕着媒介的特征,而不是赛事的特征去思考下一步,如何成为新型消费。
有人觉得电子竞技可以带动旧媒介或者旧场景,这可能是存在的,就像在文娱、体育和职业教育里也存在电子竞技的故事。
直播电商是原来电视购物在媒介互动性上的升级,社交电商是社交媒体对传统媒介广告适配性上的升级,那么电子竞技这种已经侵入网民碎片生活的新媒介,又能够实现对哪些消费形态的升级呢?
一纸文件可以满足被理解被认可的情绪,但无法实现这个行业真正的自给自足,电子竞技剩下的路,得电子竞技行业的业者自己走。